環境友善材質

重點績效

3500

公噸

自 2017 年起累計已使用超過 3,500 公噸回收塑膠

26100

公噸

自 2017 年起累計減少約 26,100 公噸-二氧化碳當量碳排放

27900

公噸

2024 年主要產品使用約 27,900 公噸回收紙

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於 2019 年發佈歐盟綠色協議(European Green Deal),以推動循環經濟,減少材料與資源消耗為目標,確保材料可重複利用和回收。華碩以「躋身世界綠色高科技領導群,對人類社會真正做出貢獻」為核心經營理念,強化企業競爭力的同時,秉持對環境當責的態度,推動產品永續與循環材料的設計,以保護地球生態並減少環境衝擊。為落實產品永續,華碩訂有「永續材料政策 」,以提升產品與包材使用環境友善材料,優先選用低毒性、可再生、回收原料或永續認證材料,作為具體政策方針。​

在材料應用中,稀土金屬和關鍵礦物被應用於「永磁材料、螢光材料、精密陶瓷、光學材料、半導體、電池」等科技產品,對電子產業至關重要。根據「國際能源署」(IEA)於 2021 年 5 月初公布的《關鍵礦物對潔淨能源轉型的重要性》(The Role of Critical Minerals in Clean Energy Transitions)分析報告指出,依據各國政府宣布之淨零政策下,2040 年對於稀土金屬和關鍵礦物的需求將大幅成長。可以預見的,稀土金屬和關鍵礦物的供給、回收與投資若未及早進行規畫,未來將會增高取得的成本與風險。為掌握產品中所含物質的資訊,華碩運用全物質盤查能力,利用此經驗進一步分析產品中稀土金屬和關鍵礦物現況,以利尋求回收來源達成再生利用的循環經濟模式。

華碩主要產品原物料使用統計:

類別 使用量(年/噸)
非可再生物料(技術性材料) 金屬、非金屬(塑膠、玻璃、陶瓷) 63,806
可再生物料(生物性材料) 紙、木材 31,310

華碩主要產品中關鍵原料的使用概況:

關鍵原料 使用量(年/噸) 主要應用
>4,500 產品機構件
<1 電池
>3,000 產品機構件
鐵/鋼 >32,000 產品機構件
>250 鍍層
關鍵原料 使用量(年/噸) 主要應用
<100 電池
<1 連接器
>20 電源供應器
>250 錫膏
<1 電子零件、金屬件

產品應用

華碩產品中,塑膠用量約占主流產品整體重量的30% 以上,是用量最大的材料,因此我們協同主要原料供應廠商,探索如何在華碩相對高品質的要求下,不影響產品的特性及耐用性的同時,儘可能地提升消費後回收塑膠(PCR)的使用量,更進一步尋求非石化提煉的塑膠粒子來源。華碩整體商務筆記型電腦平均每台含超過5% 消費後回收塑膠,運用華碩所擅長的創新研發,開發具抗菌功能的PCR。2024 年華碩核心產品中共使用約13,600 噸塑膠,其中約有1,290 噸來自消費後回收塑膠。

自2017 年起消費後回收塑膠累計已使用超過3,500 噸,累計減少超過約26,100公噸-二氧化碳當量碳排放。

消費後回收塑膠 (PCR) 歷年使用量


 

自2022 年起我們也嘗試在產品中使用更多元化的環境友善材料,2024 共使用超過22 噸工業回收金屬(含12 噸工業回收鋁及10 噸工業回收鎂),在商務AI 筆記型電腦ExpertBook P5 金屬外殼中使用30% 工業回收金屬、產品中的風扇所使用到磁鐵使用100% 回收釹磁鐵,機箱產品PA602 採用FSC™ 認證木質白蠟木板。

在其他關鍵原料的回收應用上,華碩也已著手與供應商合作,開發筆記型電腦中占重要角色- 電池的關鍵原料- 使用鈷回收再利用回產品電池中。未來,華碩將持續在產品上擴大環境友善材料的種類,以具體行動呼應循環經濟,落實永續理念。

包材應用

自2019年起,華碩以PET不織布取代PE袋,紙類包材使用上更提升到採用90%回收紙漿。2024 年可回收包材占比達93%,主要產品包裝使用約27,900 噸回收紙,2024 年使用量較基準年(2020 年)成長62%。

在保護的資源與生態方向,華碩從2020 年開始選用森林管理委員會(Forest Stewardship Council, FSC)認證的紙材,其FSC 的應用和創新受到國際NGO 組織森林管理委員會(FSC)的肯定。2024 年共使用超過1,090 噸的FSC 紙材。

在材料的創新發展上,華碩將科技創新與環境永續結合,2023-2024 年在 ROG Phone 7 和ROG Harpe Ace Extreme Mouse 的包裝中,採用100% 可回收且可分解的甘蔗漿材質,減少塑膠依賴,推動電競產業朝向更綠色未來邁進。

 


包材回收紙歷年使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