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故事
2025/11/21
穿山甲尋蹤-大雪山林地之旅
-
已複製到剪貼板
自華碩2024年啟動「大雪山中海拔穿山甲棲地改善及維護計畫」,透過專家研究棲地品質、非營利組織陪伴社區的各點工作,以資源串聯及利害關係人溝通等多元形式,將大雪山棲地、物種及社區的關係串成環境與人共生的面。為了增加員工對大雪山棲地的現況認知,華碩透過由淺入深的系列體驗活動:紀錄片映後座談、物種認識及野外追蹤教學提升員工對自然議題的興趣與想像,最後在年末以實境旅行的方式,帶領華碩員工實地走訪大雪山專案場地,了解當地隨時代變遷下,人與環境如何相互共生。
林間散策:大雪山的自然環境與林業歷史
華碩永續團隊實地來到「大雪山中海拔穿山甲棲地改善及維護計畫」的所在地,由長期輔導當地農友的觀樹教育基金會、進行穿山甲調查研究的孫敬閔老師團隊帶領華碩同仁漫步林間,沿途穿越竹林、土肉桂林,步行至大雪山吊橋。
在導覽員的引領下,大家認識了大雪山豐富的林業歷史,由日治時期的伐木林場到美援時期的大雪山林業公司,後來轉型成為國家森林遊樂區,從民國70年代起因為環境條件適合更開始種植甜柿等果樹,但隨著林農年紀漸長,與傳統農法需噴灑農藥,果園管理不易,林保署亦推廣輔導林農進行土肉桂造林、並請觀樹基金會進場輔導農民以友善環境的種植方式-草生栽培進行當地農業、國有林地甜柿共學計畫,活化山村經濟。為了讓同仁了解大雪山地區多元的林業經濟,在這次旅行的機會中更讓同仁親手體驗了土肉桂葉的採集。土肉桂顧名思義具有肉桂味道,但特殊之處是葉子直接吃會釋放出天然甜味,因此觀樹基金會也透過與義美食品合作,推出土肉桂夾心餅乾,讓這款新型經濟作物能夠結合經濟效益與在地環境保護等目的,協助提升農民轉作意願。
出雲山苗圃林下野餐:大雪山時令餐盒與當季甜柿、土肉桂茶
中午,同仁在出雲山苗圃內的造林地享受了一場療癒的林下野餐,華碩選購在地店家所製作的當季新鮮餐點,如段木香菇豆棗飯、季節野菜、紅糟雞等所製成的餐盒,亦現煮上午摘取的香甜土肉桂熱茶,搭配穿山甲友善果園種植的新鮮大雪山甜柿,午餐氣氛寧靜而舒服,讓同仁們以五感體驗感受大自然,也體認到友善環境行動的環環相扣:從林農的草生栽培、產出友善食材,到消費者支持購買,才能創造保護生態與實現經濟效益的永續模式。
過去,同仁曾在華碩總部參與過穿山甲保育培力課程,了解穿山甲的基本知識、保育現況、並於室內體驗使用追蹤器,但這次實地抵達大雪山專案所在地,於穿山甲曾出沒的山林環境中,向研究人員學習如何使用無線電發報器搜尋追蹤器的位置,一邊仔細聆聽訊號聲音與一邊收斂方位,才能找到穿山甲的可能位置,透過研究人員的專業講解與觀察,同仁更認識穿山甲生態習性、研究方法與其洞穴辨識,一步一步深入林間的定位訊號方向,最終在一處穿山甲洞口,終於找到模擬的「小穿」,該洞口為真實的穿山甲洞穴,在洞穴外也有架設紅外線攝影機,紀錄穿山甲行蹤,讓同仁一窺動物追蹤研究樣貌,此次體驗活動也使同仁深刻理解了野生動物調查工作的內容與不易,華碩已引入國外長距離野生動物追蹤器,預計協助研究團隊在大範圍地區統計穿山甲棲息範圍,期待未來以創新技術應用於生物追蹤與保育行動中。

此次大雪山之行,不僅讓同仁們在林間散步放鬆,更走入華碩的生物多樣性專案場域實地感受,透過與在地社區及研究團隊的連結,提升同仁對於台灣在地自然生態的重視,也為華碩持續以自然資本策略地圖「價值鏈內管理」與「價值鏈外行動」兩大主軸,推動更多元的行動,若欲參考更多請點擊自然影響力評估摘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