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故事

2025/11/21

穿山甲尋蹤-大雪山林地之旅

  • 已複製到剪貼板

自華碩2024年啟動「大雪山中海拔穿山甲棲地改善及維護計畫」,透過專家研究棲地品質、非營利組織陪伴社區的各點工作,以資源串聯及利害關係人溝通等多元形式,將大雪山棲地、物種及社區的關係串成環境與人共生的面。為了增加員工對大雪山棲地的現況認知,華碩透過由淺入深的系列體驗活動:紀錄片映後座談、物種認識及野外追蹤教學提升員工對自然議題的興趣與想像,最後在年末以實境旅行的方式,帶領華碩員工實地走訪大雪山專案場地,了解當地隨時代變遷下,人與環境如何相互共生。
 

林間散策:大雪山的自然環境與林業歷史

華碩永續團隊實地來到「大雪山中海拔穿山甲棲地改善及維護計畫」的所在地,由長期輔導當地農友的觀樹教育基金會、進行穿山甲調查研究的孫敬閔老師團隊帶領華碩同仁漫步林間,沿途穿越竹林、土肉桂林,步行至大雪山吊橋。

在導覽員的引領下,大家認識了大雪山豐富的林業歷史,由日治時期的伐木林場到美援時期的大雪山林業公司,後來轉型成為國家森林遊樂區,從民國70年代起因為環境條件適合更開始種植甜柿等果樹,但隨著林農年紀漸長,與傳統農法需噴灑農藥,果園管理不易,林保署亦推廣輔導林農進行土肉桂造林、並請觀樹基金會進場輔導農民以友善環境的種植方式-草生栽培進行當地農業、國有林地甜柿共學計畫,活化山村經濟。為了讓同仁了解大雪山地區多元的林業經濟,在這次旅行的機會中更讓同仁親手體驗了土肉桂葉的採集。土肉桂顧名思義具有肉桂味道,但特殊之處是葉子直接吃會釋放出天然甜味,因此觀樹基金會也透過與義美食品合作,推出土肉桂夾心餅乾,讓這款新型經濟作物能夠結合經濟效益與在地環境保護等目的,協助提升農民轉作意願。

 

         

      ​​

出雲山苗圃林下野餐:大雪山時令餐盒與當季甜柿、土肉桂茶

中午,同仁在出雲山苗圃內的造林地享受了一場療癒的林下野餐,華碩選購在地店家所製作的當季新鮮餐點,如段木香菇豆棗飯、季節野菜、紅糟雞等所製成的餐盒,亦現煮上午摘取的香甜土肉桂熱茶,搭配穿山甲友善果園種植的新鮮大雪山甜柿,午餐氣氛寧靜而舒服,讓同仁們以五感體驗感受大自然,也體認到友善環境行動的環環相扣:從林農的草生栽培、產出友善食材,到消費者支持購買,才能創造保護生態與實現經濟效益的永續模式。

                                                   
                                                          


過去,同仁曾在華碩總部參與過穿山甲保育培力課程,了解穿山甲的基本知識、保育現況、並於室內體驗使用追蹤器,但這次實地抵達大雪山專案所在地,於穿山甲曾出沒的山林環境中,向研究人員學習如何使用無線電發報器搜尋追蹤器的位置,一邊仔細聆聽訊號聲音與一邊收斂方位,才能找到穿山甲的可能位置,透過研究人員的專業講解與觀察,同仁更認識穿山甲生態習性、研究方法與其洞穴辨識,一步一步深入林間的定位訊號方向,最終在一處穿山甲洞口,終於找到模擬的「小穿」,該洞口為真實的穿山甲洞穴,在洞穴外也有架設紅外線攝影機,紀錄穿山甲行蹤,讓同仁一窺動物追蹤研究樣貌,此次體驗活動也使同仁深刻理解了野生動物調查工作的內容與不易,華碩已引入國外長距離野生動物追蹤器,預計協助研究團隊在大範圍地區統計穿山甲棲息範圍,期待未來以創新技術應用於生物追蹤與保育行動中。

                                   
 

此次大雪山之行,不僅讓同仁們在林間散步放鬆,更走入華碩的生物多樣性專案場域實地感受,透過與在地社區及研究團隊的連結,提升同仁對於台灣在地自然生態的重視,也為華碩持續以自然資本策略地圖「價值鏈內管理」與「價值鏈外行動」兩大主軸,推動更多元的行動,若欲參考更多請點擊自然影響力評估摘要

                                                             

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焦點故事 2025/10/29

華碩打造永續供應鏈,以技術論壇提升供應商ESG管理能力

根據《2023 年聯合國世界水發展報告》警示,2030年將有近半人口將面臨缺水壓力,2050 年城市缺水人口更將相較2016年倍增,而極端氣候對水資源的衝擊亦日益嚴重;另一方面,為確保更完整且有尊嚴的勞工權益,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ILO)與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了解更多
焦點故事 2025/07/30

華碩推動全球回收服務,實踐循環經濟策略

華碩以「躋身世界綠色高科技領導群,對人類社會真正做出貢獻」的經營理念出發,將「循環經濟」作為四大永續主軸之一,積極導入產品設計與服務中。我們重新思考與設計產品生命週期的不同階段,從產品設計考量環境友善材料、製造階段導入低碳供應鏈、運輸過程使用輕量化包材、使用階段提升產品節能設計,以及在回收再利用階段推動產品回收服務,致力於減少浪費,使資源使用效率最大化,並賦予電子設備第二生命。華碩的「全球回收服務... 了解更多
焦點故事 2025/07/18

華碩如何運用FSC認證材料,為永續設計樹立新標竿

華碩是如何開始採用FSC認證材質? 自2020年起,華碩率先於產品包裝中採用FSC認證紙材,正式開啟其永續發展之路。這個舉動不僅標誌著華碩積極減低環境影響的決心,更支持FSC負責任的林業管理。至2022年,華碩進一步將這項承諾延伸至筆記型電腦包裝設計,包括ExpertBook B9、Zenbook S UX5304及Vivobook(2023)系列。這些創新設計加入可循環使用元素,包括可... 了解更多
焦點故事 2025/02/12

華碩以穿山甲棲地改善計畫獲生物多樣性成果證明 成為首批認證企業

你知道穿山甲也有專屬的紀念日嗎?每年2月的第三個星期六是世界穿山甲日(World Pangolin Day),該節日由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物種生存委員會穿山甲專家組(IUCN SSC Pangolin Specialist Group)在2014年設立,期望以此喚起外界對沉默又溫馴的瀕危物種穿山甲的關注。長年研究穿山甲的屏東科技大學孫敬閔博士指出,穿山甲對於自然環境具有相當貢獻,其覓食所遺... 了解更多
焦點故事 2025/01/21

華碩躋身TCO Generation 10首批認證產品,展示綠色領導力

隨著歐盟永續產品生態設計規範(Ecodesign for Sustainable Products Regulation, ESPR)的推動,全球對於永續產品的要求日益嚴格,為因應此趨勢,全球永續性資訊科技產品認證TCO於2024年公布新版認證標準Generation 10,加強在氣候、化學物質、循環性和供應鏈四個關鍵領域的標準,以降低社會與環境衝擊,並於2024年12月舉辦發布會公告獲得Gen ... 了解更多
焦點故事 2024/11/08

拜訪海平面下的聚落-成龍濕地參訪

巴黎協定後,各國政府與企業們深刻體認到氣候變遷將改寫現行的經濟與社會,卻忽略了自然環境所面臨的嚴峻考驗也跟氣候變遷惡化成為相互影響的因素。 華碩設立科學減量目標,並透過營運、供應鏈管理及發展低碳產品、提升產品能效等行動面對氣候變遷,更進一步於今(2024)年擴大自然環境議題,導入自然相關財務揭露(Task- force on Natur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usure... 了解更多